首頁 > 觀察 >

          漢壽留白增綠的“舍”與“得”

          2023-08-30 08:32:58 騰訊網

          為城市發展留出空間,為子孫后代留下生態福地——

          漢壽留白增綠的“舍”與“得”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姜鴻麗 魯融冰 劉蓉 通訊員 范暉 陳勇


          (資料圖片)

          漢壽縣城區航拍。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蓉 攝

          8月14日,清晨,漢壽縣城。

          臨街而建的院士廣場,10多位廣場舞愛好者伴著歡快的節拍翩翩起舞;青陽閣濕地公園,晨跑鍛煉的市民暢意地呼吸著新鮮空氣。漫步漢壽縣城,公共綠地、口袋公園,移步換景,處處是綠,生活空間與生態空間協調共生。

          漢壽縣在城市更新提質過程中,留白增綠,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城市留出發展空間,為子孫留下生態福地。

          建設19個綠地公園,居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過去,漢壽縣城老舊小區違建危房多,阻塞空間;有些居民種菜養雞,臭氣熏天;灌溉機埠荒廢,污水橫流;棚改地塊堆滿建筑垃圾,環境臟亂差引發“破窗效應”。居民苦不堪言。

          為了給子孫后代留下綠色家園,漢壽縣城市建設因地制宜,留白增綠,用寸土寸金地,建設綠地公園,打造“最美城市客廳”。

          縣城東側的青陽閣濕地公園,占地253畝,滿目蔥蘢,農田、池塘與游步道、觀景臺相得益彰。“這里原本是護城河的廢棄堤壩,沿線民房私搭亂建,環境堪憂。”漢壽縣政府辦工作人員盛綿連告訴記者,依托原護城垸廢棄堤壩和湖泊洼地,清淤疏浚,連通水系,整治岸坡,打造出一處“城市綠肺”。

          留白增綠,解決用地是關鍵。

          拆除圍墻后,院內景致與街景融為一體。 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蓉 攝

          該縣結合老舊小區整治,采取拆圍透綠、拆違復綠、除雜植綠的“微手術”,拆除機關院落、臨街單位和老舊小區的實體圍墻、違建,清理菜地、空地,用好“邊角料”,見縫插綠,科學釋放城市公共空間,建設19個小微綠地、游園廣場、口袋公園,讓居民推窗見綠、出門見景。

          縣城北門閘口社區,是一個老舊小區,年久失修。漢壽縣拆除危房和違法建設,平整土地,栽種花草樹木,凈化河水,把這處“城中村”打造成生態休閑景觀。

          這些綠化廣場、公園,不搞硬質鋪裝、不用名貴樹種,保持原有風貌,鋪上綠油油的草坪和石板步道,栽種本地常見喬木。

          同時,還給這些公園廣場注入人文內涵。縣城龍陽大道與南岳路交會處的院士廣場,頌揚的是漢壽籍院士劉良嚴謹治學、潛心鉆研的精神;徠木科創廣場,講述的是朱新愛返鄉創辦湖南徠木電子有限公司的故事……這些廣場公園,已成為漢壽縣城標志性名片和市民休閑打卡地。

          漢壽縣院士廣場。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蓉 攝

          “去年至今,縣城區增綠面積71.45公頃,主要來自為老舊小區配套建設的游園廣場、生態停車場及口袋公園。”漢壽縣委書記周功表告訴記者,此舉極大提升了水多林少的湖區縣城綠地率。“今后,我們將保持長效增綠,力爭綠地率達到43%。”

          黃金寶地不搞房產建公園,留下“綠色資產”

          留白增綠是“舍”與“得”的抉擇。漢壽縣決策者舍棄眼前利益,從長遠謀劃,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的資產價值,實現可持續發展。

          位于縣城東南部的龍珠湖公園,占地500多畝,緊鄰城市主干道芙蓉大道,如今已是市民休閑散步的好去處。

          漢壽縣金誠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肖建祥介紹,早在2016年,這里周邊房地產林立,不少開發商盯上這塊“黃金寶地”。如果用于房地產開發,可以為縣里帶來5億元的土地收益。

          漢壽縣寅虎衛士公園。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蓉 攝

          當時,漢壽縣城僅有1個公園。幾經權衡,漢壽縣舍棄這部分收益,拿來建公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造福子孫后代。

          與龍珠湖公園相隔不遠的小銀水湖公園,原本是一處城市黑臭水體。2020年,漢壽縣清淤疏浚,改造黑臭水體,將其與大銀水湖、龍珠湖連通,一灣碧水匯聚成城市“金腰帶”。

          漢壽縣縣長王時雨介紹,留白增綠,為城市保值增值。漢壽的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引得萬達廣場商業綜合體、常德野生動物世界等一大批項目紛至沓來,漢壽從一個水窩子發展成新興旅游之城。

          今年1至6月,漢壽縣新房銷售面積21.5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0.71%。

          近兩年,漢壽縣城鎮人口年均增加5000多人,折射出人們對縣城價值的認同。從外地回家鄉養老的龍陽街道寶塔河社區居民楊民服,時常拍下漢壽美景,在朋友圈分享家鄉的變化,當起大美漢壽的“推介官”。

          漢壽縣教育局干部何勇介紹,城區在校學生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口回流的趨勢。今年該縣高中階段新生生源增加9個教學班,義務教育階段生源增加更為明顯,帥孟奇學校從兩年前開辦時的740名學生發展到現在的3930人,龍池實驗中學下半年將增加20個教學班。

          用“留白”治療“城市病”,完善公共服務

          留白,成為治療“城市病”的一劑良方。

          過去,漢壽縣城區車輛亂停亂靠,交通秩序混亂。一個小縣城,部分路段高峰期堵車長達40分鐘。

          治堵在疏。該縣利用城市留白區域,改建臨時停車場22處,敞開機關單位院門,供社會車輛免費停靠,增加停車位1.2萬多個。漢壽縣金灣南停車場,社會車輛規范停放。“這里棚改拆遷后成為一片廢墟,垃圾成堆,雜草叢生。”居民陳華介紹,去年10月,縣政府在這里建設近400個停車位。

          新建停車場解決群眾停車難題。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蓉 攝

          停車位多了,違停少了,道路通了,出行順暢了。漢壽縣公安局交警大隊副大隊長劉習忠介紹,交警大隊距縣委機關2公里,以前開車需要10至15分鐘,現在只要5分鐘。

          留白,留出市民文化休閑場所,15分鐘之內有廣場可以散步,有公園可以休閑。

          漢壽縣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建波介紹,新建的文化廣場和綠地公園,成為文化惠民的流動舞臺。相關部門以群眾文化社團為基礎,搭起“周末大舞臺”,市民登上舞臺一顯身手。今年2月以來,“周末大舞臺”演出20余場次,參演群眾達1000多人,觀眾達2萬多人次,參演節目已排到10月。

          留白,更在于補充公共服務設施。

          每天上午,漢壽縣70歲的退休教師劉玉印,來到龍陽街道城東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閱覽室的書畫桌,成為他安度晚年的一方天地。他說:“這里環境舒適,我在這里作畫、寫詩,樂在其中。”

          劉玉印在城東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看書。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蓉 攝

          城東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于2022年9月,由原縣人民醫院收費室改造而成,設有活動室、休息室、閱覽室、聊天室、配菜室等功能區,平均每天有50多名老人在此看書、聊天、鍛煉。

          這樣的日間照料中心全縣有46個,由社會福利中心統一配送“兩葷兩素”餐食,80歲以上老人免費用餐,60至79歲老人自費5元,老年人在家門口樂享晚年。

          老人樂享晚年,困境兒童樂享關愛。漢壽縣利用原縣兒童福利院,財政兜底保障,整合資源,為困境兒童創辦愛心學院,為九年義務教育學齡段困境兒童免費提供食宿和課后輔導,平時集中就讀于龍池中學,閉環管理,校車接送。4月3日運行以來,92名學生笑容滿面。

          留白增綠,留出的是生態空間,增加的是百姓福祉。漢壽縣探索城市發展之路和惠民之路。今年上半年,全省民眾滿意率調查,漢壽縣排名全省第九。

          關鍵詞

          相關推薦

          亚洲国产精品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绿色|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国产精品亚洲аv无码播放| 中文亚洲AV片在线观看不卡|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亚洲香蕉成人AV网站在线观看|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区|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衣| 亚洲白色白色永久观看|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网站|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幕久久道具|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高清日韩|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久久精品a亚洲国产v高清不卡| 亚洲午夜精品在线| 亚洲heyzo专区无码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av高清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