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扣非凈利潤增速大幅放緩,醫藥外包巨頭藥明康德的“業績拐點”可能要到來了。
4月24日夜晚,藥明康德對外披露了2023年的一季報。根據財報顯示,一季度藥明康德實現營收為89.64億,增速僅為5.77%;實現凈利潤為21.68億,同比增長31.97%。
(資料圖)
僅從營收數據來看,單季度5.77%的營收增速是藥明康德自2018年上市以來創下的最低單季度營收增速,而雖然凈利潤增速還有31.97%,但藥明康德的扣非凈利潤增速也下滑到了9.02%,同樣創出了自2018年上市以來的最低單季度扣非凈利潤增速,這樣的業績,其實可以直接用“暴雷”來形容了。
實際上,此前侃見財經曾多次跟蹤藥明康德,在分析時發現藥明康德雖然作為國內醫藥外包巨頭,但自身其實面臨著行業競爭加劇、高度依賴海外市場、整個醫藥外包市場政策變動等多重風險,且近兩年藥明康德的創始人和高管已經多次減持離場,除了持續高速增長的業績之外,并沒有太多的亮點可言。
如今,隨著一季度業績增速直接跌到了“個位數”,藥明康德的不敗神話或將直接走向終結;而沒有了高增長的業績作為襯托,藥明康德還值得我們去關注嗎?醫藥外包巨頭會否就此走向平凡?
增速放緩,高增長面臨“終結”
時間拉回到2015年,當時國內正在大力推動醫藥供給側改革。
隨著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創新藥加快審批等政策相繼落地,許多藥企不得不走出仿制藥的“舒適圈”,開始投身到新藥的研發當中;在這個大背景下,國內醫藥外包的需求也迎來了大爆發。
作為國內醫藥外包領域的龍頭,藥明康德自然也沒有錯過這一波紅利,其從2015年開始轉頭“主攻”國內市場,從數據來看,其國內業務收入占比從2015年的17.16%提升到了2018年的25.43%。
然而,這不過是藥明康德“爆發”的前奏。2018年,隨著藥品帶量采購政策的落地和推進,仿制藥企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很多藥企不得不向創新藥方向轉型。然而面對高昂的研發費用,藥企自然不可能自己全部投入研發,于是醫藥外包的需求再一次迎來爆發,而藥明康德也迎來了屬于自己的“高光時刻”。
根據財報顯示,2018年—2022年藥明康德的營收從96.14億飆漲到了393.5億,5年里營收增速沒有一年低于20%的,其中2022年營收增速更是高達71.84%;凈利潤則從22.61億飆漲到了88.14億,5年時間翻了接近4倍,除了2019年凈利潤增速大跌之外,其余4年凈利潤增速均在50%以上。
這些年里,藥明康德也曾出現過不少的利空,例如遭到美國的制裁以及國內醫藥行業政策變動;不過,雖然利空不少,但藥明康德總能給出高速增長的業績,而其也被大家視為醫藥行業的“不敗神話”。
不過,隨著2023年一季報的披露,藥明康德維持多年的“不敗神話”,可能真要走向終結了。
4月24日,藥明康德披露了2023年的一季報。據財報顯示,一季度藥明康德的營收為89.64億,增速僅為5.77%;凈利潤為21.68億,同比增長31.97%;扣非凈利潤為18.69億,同比則增長9.02%。
僅從營收數據來看,5.77%的營收增速是藥明康德自2018年上市以來創下的最低單季度營收增速,而9.02%的扣非凈利潤增速也同樣創出了2018年以來的新低;對于藥明康德而言,業績增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如今一季度營收和扣非凈利潤增速跌至“個位數”,很可能意味著業績拐點已經出現。
在財報披露之后,藥明康德的股價暴跌,直接以跌停板收盤。拉長周期來看,截至4月25日收盤,藥明康德股價報收67.5元/股,總市值為2003億,和2021年7月的最高點171.97元/股相比,如今藥明康德的股價已經“膝蓋斬”,市值則跌去了超過3000億。
內憂外患,雙面“夾擊”
或許有人會有疑問:為什么藥明康德的業績會突然“跳水”?這其實和國內需求收縮有關。
根據財報顯示,202年一季度藥明康德的國內新藥研發服務部實現收入為16597.60萬元,2022年同期實現收入為24062.85萬元,今年一季度同比下降31.0%。根據藥明康德在財報中的描述,一季度國內新藥研發服務收入下降主要由于中國客戶需求下降,從而導致了新項目數量減少。
上面的內容有提到,2018年隨著藥品帶量采購政策的落地和推進,仿制藥企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很多藥企不得不向創新藥方向轉型。然而,由于過多的藥企“涌入”創新藥領域,從2021年開始,行業內出現了靶點扎堆、研發內卷,同質化嚴重等諸多問題,很多藥企選擇放緩了新藥研發的腳步。
在政策層面,2021年7月2日,CDE發布了《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抗腫瘤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提出了“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導向,藥企對新藥的變得更為謹慎。
從具體的數據來看,截至2022年11月NMPA共批準了43款新藥,本土新藥24款,而在去年同期共批準了62款新藥,其中國產新藥32款,2022年整體數量和本土新藥獲批數量均下滑了30%左右。
雖然2021、2022年藥明康德的業績依舊保持高速增長,看似并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但其實從業務占比來看,在2020年時藥明康德的境內收入占比為24.94%,而到了2022年內收入占比下降到了19.12%,2年時間藥明康德的境內收入占比下滑了5.82%,國內業務收縮的勢頭已經相當明顯了。
而除了國內業務收縮之外,藥明康德的國外業務其實也面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
根據2022年的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藥明康德新增客戶超1400家,活躍客戶量超5950家。在這些用戶中,來自全球前20大制藥企業收入為184.21億元,同比增長174%;來自全球其他客戶收入209.34億元,同比增長30%,雖然國內業務呈現萎縮的態勢,但藥明康德在國外可以說是“風生水起”。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藥明康德的國外用戶其實大部分都來自美國。據財報顯示,2022年藥明康德來自美國的客戶收入達到了258.84億元,占總營收65.77%;來自歐洲客戶收入44.32億元,占總營收11.26%;來自其他地區客戶收入15.12億元,同比增長23%,占總營收的3.84%。
醫藥外包作為醫藥行業的一個重要細分領域,美國自然也不希望將業務分給中國企業。例如在去年9月,美國就啟動了生物技術和生物制造計劃,聲稱要確保“能夠在美國生產國內發明的所有東西”;而在更早之前,藥明康德甚至還被傳出納入“實體名單”當中,這些事件都導致了藥明康德股價的大幅下挫。
當然了,從目前來看外國市場依舊是藥明康德收入的主要來源,但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外國營收占比超80%其實具有極高的風險,一旦未來真的被限制,其業務將受到沉重的打擊。
藥明康德還值得持有嗎?
在一季度業績披露之后,大家可能會有疑問:藥明康德還值得持有嗎?
其實,即便沒有上面提到的這些問題,從醫藥外包行業發展的角度來看,藥明康德的價值是有爭議的。
實際上,醫藥外包行業雖然看似十分的高端,但歸根結底還是人才密集型行業,主要是依靠醫藥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提供為藥企提供醫藥研發服務,其核心在于醫藥人員和研發的設備,醫藥人員尤為重要。
過去,國內的醫藥外包企業之所以能夠快速發展,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吃到了中國的“工程師紅利”,畢竟在十幾年前,國外醫藥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工資不菲,而國內的術人員工可能幾千、上萬就能招聘得到,但最近幾年,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逐年上漲,藥明康德的人工成本也在不斷上行。
根據2022年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藥明康德的營業總成本為300.92億元,較2021年大幅增長了61.44%。從營業成本構成看,原材成本是大頭,其次是直接人工成本,其直接人工成本為85.49億元,占總成本的比例為34.67%,截至2022年底,藥明康德總員工人數44,361人,其中36,678人從事研發工作。
很顯然,隨著國內人工成本的不斷上漲,藥明康德的人工成本優勢正在不斷減弱。伴隨著“工程師紅利”消退,藥明康德原來由低廉人工成本所構建起來的護城河,也在加速衰減。
此外,對于“藥明康德還值得持有嗎?”這個問題,藥明康德的一眾高管其實早已經給出了答案。
4月17日晚間,藥明康德發布公告稱,公司實控人控制的股東及與實控人簽署一致行動協議的股東,計劃減持公司A股股份合計不超過8902.27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若以藥明康德當日的收盤價85.62元/股計算,如果股東頂格減持,則減持市值最高將達約76億元。
拉長周期來看,自從2019年開始,藥明康德的股東以及高管就頻繁進行減持。
例如由藥明康德實控人李革、趙寧夫婦及其兩個合伙人有股權關聯的WuXi AppTec (BVI) Inc,在2021年三季度就已經完全消失在了股東名單之中,根據一季報數據顯示,除了HKSCC NOMINEES LIMITED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不斷加倉之外,其余的幾大股東都有減持操作。
無論是從基本面還是股東的操作來看,藥明康德的處境都不是太好;在財報披露后的第一個交易日,藥明康德股價直接以跌停收盤,這或許意味著新一輪下跌行情的到來,醫藥外包巨頭的前景并不樂觀。
相關推薦
- (2023-04-26)【全球聚看點】巨頭“失速”!一季度營收增速僅5.77%,藥明康德怎么了?
- (2023-04-26)商品期貨早盤收跌多漲少,滬錫、玻璃、焦煤跌超2%|天天熱點評
- (2023-04-26)森鷹窗業上市首年營收凈利雙降 經營性現金流凈額“腰斬” 每日頭條
- (2023-04-26)新能源暴漲!數字經濟暴跌! 環球關注
- (2023-04-26)頭條:11:39 午評:創指漲1.56% 新能源賽道強勢反彈
- (2023-04-26)三色激光云臺投影堅果N1開售 京東下單享6期免息
- (2023-04-26)蜂巢能源:向上交所補充最新財務資料,最快年內科創板上市_世界熱消息
- (2023-04-26)實時焦點:機械賦能繪就“糧”辰美景
- (2023-04-26)10:11 算力概念股快速下挫,銳捷網絡跌超10% 天天聚看點
- (2023-04-26)今日觀點!10:16 新能源賽道股持續走高 昱能科技20CM漲停
- (2023-04-26)10:21 我國出口印尼雅萬高鐵列車全部完成發運 天天新消息
- (2023-04-26)江蘇銀保監局等四部門:完善多層次、專業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 焦點
- (2023-04-26)俄羅斯駐印貿易代表處:印度企業希望增購俄羅斯石油_環球百事通
- (2023-04-26)被蚊子叮咬會得瘧疾嗎?出現哪些癥狀需就醫?_當前訊息
- (2023-04-26)9:36 電商概念股開盤活躍 焦點科技2連板
- (2023-04-26)天天快播:兩股冷空氣難阻北方升溫勢頭 南方新一輪明顯降水將至
- (2023-04-26)9:32 一季報業績大增個股開盤走強|全球熱議
- (2023-04-26)申萬菱信推出新混基 孫晨進名下一只產品今年來漲幅跑輸同類平均_觀點
- (2023-04-26)【全球熱聞】10500000元!又一商業戶用儲能電站簽約!
- (2023-04-26)當前通訊!4月26日,隔夜外圍市場綜述:標普500指數創一個多月來最大跌幅
- (2023-04-26)4月26日滬深公司公告及相關利好、利空消息一覽|焦點簡訊
- (2023-04-26)最資訊丨科技巨頭紛紛布局 人工智能“iPhone時刻”已到?
- (2023-04-26)“西氫東送”來了 我國首條純氫輸送管道項目啟動 世界新要聞
- (2023-04-26)多家寵物行業公司去年業績喜人 國內外市場同發展 世界看熱訊
- (2023-04-26)頭狼:隔夜黃金1990反手多,果然上漲了,1994繼續多
- (2023-04-26)519行情二十周年,現在中國股市具備發動519行情的條件嗎?
- (2023-04-26)環球快看點丨大促進行時!快手又美味的食材合集,又懶又饞也要吃得好!
- (2023-04-26)天天熱頭條丨賞析什么意思_sx什么意思
- (2023-04-26)環球速讀:鋒利的反義詞是什么意思_鋒利的反義詞是什么
- (2023-04-26)全球新消息丨遼寧省鐵嶺市2023-04-26 01:29發布道路結冰黃色預警
每日推薦
- ETF聯接基金是什么意思?ETF基金和ETF聯
- 貨幣基金的收益高嗎?貨幣基金一般年收益
- 基金賣出了怎么還有收益顯示?基金已經贖
- 投資的基金買了幾天可以賣掉?基金入手多
- 基金終于回本了該不該贖回?基金終于回本
- 二月出境復飛航線超40條 節后部分機票價
- 重大事項變更!網易寶獲批增加注冊資本至
- 信達證券上市首日漲幅44%
- 總投資約486億元 北京今年首批50個重大
- 新年北京首月二手住宅網簽量再探底 價格
- 股價大漲 博云新材股東高創投擬趁機減持
- 2019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在澳門舉行
- 喜迎十九大?歡度中秋節—傳統文化進社區
- 突發!吳敏霞夫婦挑婚戒被曝光!兩百萬鉆
- 《鐘山說事》 熱點聚焦:胡鵬飛的最美鄉
- 湖南御福天益生物公司被指涉嫌傳銷進行非
- 大同市城投公司劉建婷遭群眾舉報
- 魯能集團 “一帶一路”履責行動暨“海南
圖片新聞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
0
1【全球聚看點】巨頭“失速”!一季度 -
0
2商品期貨早盤收跌多漲少,滬錫、玻璃 -
0
3森鷹窗業上市首年營收凈利雙降 經營 -
0
4三色激光云臺投影堅果N1開售 京東下 -
0
5蜂巢能源:向上交所補充最新財務資料 -
0
6實時焦點:機械賦能繪就“糧”辰美景 -
0
7江蘇銀保監局等四部門:完善多層次、 -
0
8俄羅斯駐印貿易代表處:印度企業希望 -
0
9【全球熱聞】10500000元!又一商業戶 -
0
10當前通訊!4月26日,隔夜外圍市場綜 -
0
11頭狼:隔夜黃金1990反手多,果然上漲 -
0
12環球快看點丨大促進行時!快手又美味 -
0
13天天熱頭條丨賞析什么意思_sx什么意思 -
0
14環球速讀:鋒利的反義詞是什么意思_ -
0
15全球新消息丨遼寧省鐵嶺市2023-04-26 -
0
164月25日基金凈值:太平豐盈一年定開 -
0
17全球簡訊:【T-ARA】《第九領娛》--- -
0
18政府機關上下班時間_政府機關-天天微 -
0
19天天簡訊:(清廉常德)常德經開區: -
0
20檳城州遇旱情威脅 馬來西亞空軍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