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觀察 >

          “原來古琴的音色這么美”

          2023-06-16 10:28:01 人民日報海外版

          二〇一九年倫敦中國音樂夏校古琴初級班合影,第二排右二為程玉。受訪者供圖


          (相關資料圖)

          “琴之為器也,德在其中”。古琴作為四藝之首,是中國禮樂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

          如今,越來越多僑胞投身傳播古琴文化的事業中,建起古香古韻的琴社,讓弦歌雅韻在海外繞梁。

          夢想起航

          撫琴弄弦,修身養性,已經成為不少英國人心中的雅趣。推動這種雅趣形成的因素之一正是幽蘭琴社的社長程玉。

          程玉,古琴、琵琶演奏家,民族音樂學博士,英國中樂團與倫敦幽蘭琴社創始人,5次英國國家藝術基金獲得者,曾與郎朗、譚盾和倫敦交響樂團多次合作,現任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琵琶、古琴專業研究生導師和中國音樂系研究員。

          “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是程玉從小的夢想。1990年,程玉移居倫敦,本想在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繼續深造,得到的回復卻是“學院沒有中國音樂系,也沒有相關專業的導師”。

          程玉既驚訝又失望,“古琴排在‘琴棋書畫’之首,應該讓全世界都聽到琴音!”一粒種子,在她心中悄然萌芽。后來,經過她的不斷申請,亞非學院開設了“中國音樂”系,程玉也留在學院任教。

          可古琴出海,遠非程玉想得那么簡單。陽春白雪和者寡,在英國,程玉最初甚至找不到演出的場所。即使能夠演出,觀眾也寥寥。“我從沒想過中國音樂在西方竟然是這種處境。”程玉感嘆。

          另一方面,由于古琴音質較為清微淡遠,對場地要求很高。“西方人以節奏和聲音來評判音樂。”程玉說,“一次,我與西方樂隊進行合奏排練。結束后,樂隊成員都說古琴太過淡雅恬靜,不宜于舞臺演奏。我向他們解釋并配上音響后,他們才紛紛驚嘆‘原來古琴的音色這么美’。”

          “其實,有些西方人十分癡迷古琴。”程玉說,“查爾斯國王就特別喜歡古琴,來琴社聽過演奏,我們還得到了查爾斯基金會的贊助。”

          2003年,在程玉和琴友的共同籌備下,幽蘭琴社在倫敦正式注冊成立。“琴社于7月13日創立,剛好寓意7弦13徽。”程玉說。

          琴社成立以后,程玉與亞非學院達成共識,在學院定期舉辦暑期琴校和雅集,并邀請國內外有名的琴師舉辦講座并現場演奏。茶香悠悠、琴音裊裊,講座吸引了一大批對古琴感興趣的海外僑胞和外國友人。

          寓教于樂

          “古琴是有生命的。”程玉說,“它既是樂器,又超越了樂器。”每張古琴、每首琴譜背后都有塵封的文化記憶和傳奇故事。在程玉看來,幽蘭琴社要做的并不僅是將古琴帶進大眾視野,更要延續和傳承古琴所蘊含的歷史文化。

          “一張古琴就是一個故事,一首曲子就是一段歷史。”為了讓更多人對古琴產生興趣,在教學時,程玉并不會生硬死板地告訴學生這首曲子該怎么彈,而是先向他們講述琴曲背后的故事,讓他們體會琴曲傳遞的情感,寓教于樂,引導學生走近古琴、學習古琴、愛上古琴。

          伯牙和子期“高山流水覓知音”的佳話、莊周夢蝶的哲理故事、嵇康一曲千古絕唱《廣陵散》……這些或美好或悲壯的故事常常引起外國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興趣與向往。“琴者,情也。”程玉表示,“只有把握好琴曲想要傳遞的情感,才能彈出讓人共情的樂聲。”

          程玉還將古琴與其他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如香道、茶藝、繪畫,以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傳播效果。

          2019年,琴社接受保加利亞官方邀請策劃紅樓夢文化音樂會。經過一個多月的排演,程玉攜琴社眾人與界內精英聯合出演,從影視文化到昆曲演繹,從國畫創作到詩詞吟誦,弦歌雅韻、琴韻清心,古琴與紅樓文化的碰撞讓現場觀眾不斷叫好。

          “用真心才能心貼心”。琴社用心準備、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換來的是學員們對古琴的欣賞和熱愛。

          讓程玉感到驚喜的是,琴社一名外國學員由于太癡迷古琴,將領帶設計成古琴的樣子佩戴。“起初,我們都沒注意到。他就不斷調整自己的領帶想要引起我們的關注。”程玉說。后來,這個富有創意和巧思的小設計變成了琴社的標志之一。

          學員們的努力讓程玉倍感欣慰:“我很感動能有這么一群支持者,也希望未來能和他們一起把琴社建設得更好。”

          創新求變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創新”一直是程玉銘記于心的準則。“古琴是‘活’的藝術。”程玉說,“我們既要有傳承傳統的毅力,也要有向前走的勇氣。”

          “古調雖自愛,今人不多彈”。程玉帶領琴社眾人不斷改編、創作新曲目。西方人耳熟能詳的民謠、大熱的電視劇配樂、流行音樂等都被琴社改成琴曲進行表演。今年在特拉法加廣場的慶典活動中,琴社帶來了《臥龍吟》的演奏,好評如潮。“每個時代都應有自己的曲目,我們要給古琴留下21世紀的印記。”程玉說。

          程玉還大膽探索古琴和其他樂器的碰撞和融合。2018年,她與臺灣鋼琴家張安婷合奏《琴鐘和鳴》,嘗試將古琴與鋼琴結合,頗受好評。她還連續數年與“C歐樂色”樂隊合作,古琴與電子音樂相碰撞,帶來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聽覺盛宴,為“曲高和寡”的古琴開拓一方新天地。

          在推廣古琴文化的過程中,程玉面臨一個難題:家長們往往不希望孩子花費過多時間在小眾文化上。“如果有個考級制度,能讓主流社會都認可,也許能打消家長的顧慮。”程玉開始著手籌備這件事情。她和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以及亞非學院進行了長達5年的溝通協商,最終實現了“考級制度”的落地。在今年8月倫敦首屆國際中國音樂節上,將首次舉辦“音樂分級考試與比賽”。

          “通過考級,不僅能讓學生清晰地了解自己的水平,也會激勵大家不斷深造。”程玉介紹,“在兩個權威機構的助力下,未來,考級證書還可以算作學生的學分,也可以以此為由申請獎學金,有助于中國音樂的推廣。”

          “酒香也怕巷子深。想要將琴音傳遍各地,媒體的力量必不可少。”如今,琴社已逐步建立起臉書、推特、油管、B站等組成的傳播矩陣。“下一步,我們打算在小紅書注冊賬號。”程玉說,“我會繼續向前走,不斷推動古琴的海外傳承,讓更多人聽到古琴之音。”

          關鍵詞

          相關推薦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久久亚洲国产视频| 亚洲AV日韩AV高潮无码专区| 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 色偷偷亚洲女人天堂观看欧| 亚洲精品欧洲精品|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欧洲第一a在线观看|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小说| 无码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成av人片在www鸭子| 精品韩国亚洲av无码不卡区| 国产亚洲漂亮白嫩美女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亚洲一区久久| jizzjizz亚洲| 亚洲中文字幕丝袜制服一区| 久久影视国产亚洲| 国产亚洲A∨片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国产国拍亚洲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gv白嫩小受在线观看| 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亚洲一| 亚洲第一页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亚洲欧美熟妇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 亚洲成年人电影网站|